
隐患排查逐级报告制度.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隐患 排查 逐级 报告 制度
- 资源简介:
-
《隐患排查逐级报告制度》讲解了从班组到公司的隐患排查逐级报告流程。该制度规定,班组(岗位)需将排查情况上报区队,区队再将排查情况上报矿井,矿井最终将排查情况汇总上报公司。对于发现的A、B级隐患及其他煤矿重大事故隐患,要求立即逐级上报相关部门。报告内容应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及当前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当前隐患整改情况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以及隐患的治理方案。对于C、D级隐患,则由安检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确认督导。每月召开的第一次安全办公例会上,安检部门负责人需向矿长及各管理人员通报矿井的各类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A、B级隐患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报告,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财务部门必须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足额到位。
《隐患排查逐级报告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特别是那些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矿井。该制度不仅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报告路径和内容要求,还强调了各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职责,确保隐患能够及时发现、上报并得到有效处理。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