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1

类型切眼对拉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79304
  • 上传时间:2022-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
  • 大小:17.1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绞车 使用 安全技术 措施
    资源描述:
    切眼对拉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切眼对拉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一、说明一、说明掘进一区现施工 62104 切眼,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解决人工运料难的问题,准备安装 2 部 11.4KW 绞车牵引拖子运料,为确保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平面示二、施工平面示意图三、安全技术措施意图三、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工作地点进行隐患排查,特别是帮顶,认真做好敲帮问顶,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2、在顺槽的绞车窝处以及切眼内各安装一部 11.4KW 绞车,通过使用滑轮形成对拉牵引拖子运料,随着切眼向上施工,将迎头绞车向前挪移。3、绞车固定方法:1)采用地锚固定,4 根生根地锚,一根稳绳地锚,锚杆根据现场情况可使用 M22*2200mm 或 M22*2500mm,要确保地锚生根在坚硬岩石的深度不低于 1 米,每孔使用 2 卷 Z2355 型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原则上锚杆露出底盘长度不得超过 100mm,若因地质原因锚杆外露过长,应在锚杆盖板与底盘间增加锚杆盖板,幷把螺丝上紧,稳绳用 4 分及以上钢丝绳拉紧后与锚杆连接,绳头处用不少于 2 个配套绳卡卡牢。2)若锚杆生根在坚硬岩石的深度低于 1 米时要及时采取压车柱(或单体支柱)稳固,压车柱使用的木料直径不小于180mm,前压车柱前迎柱角为 6575,后车柱与底座垂直,并且压车柱与顶板必须用木楔刹牢、楔实,并且在绞车后方 12m 处打 1 根生根柱,生根柱与绞车底座必须用15.5mm 钢丝绳稳固,确保牢固可靠。4、切眼内的绞车安装前要在安装处卧底形成一个平台,要确保打地锚时生根锚杆能生根在坚硬岩石的深度不低于 1 米。5、上、下口两部绞车之间要安装声光对讲信号,并确保信号声光兼备,通话清晰。6、绞车大绳可使用 4 分或 5 分完好的钢丝绳,滑轮规格不少于 3T,拖子的几何尺寸(宽度)不得大于拖子道最小宽度,且拖子两端固定绞车大绳的挂钩必须牢固可靠。7、绞车钩头紧固绳卡不少于 4 个,绳卡间距100-150mm,绳卡必须加背帽紧固。8、绞车滚筒上必须保留 3圈以上的余绳,并留有垛绳余量。末端压绳板不少于 2 个,压绳板要压紧。9、根据现场位置,调整好滑轮生根位置,确保托子运行畅通,无阻卡,不抵帮。10、切眼内的 11.4KW 绞车利用下口的绞车通过拉回头滑轮的方式将绞车拉运至合适位置处,回头滑轮规格不低于 3T,拉到位后使用锚链将绞车固定在帮部。11、转运切眼绞车注意事项:1)由于切眼口处由高度差,拉运前使用手拉葫芦将绞车拉至合适位置,使用手拉葫芦拉运前要在两端位置拉警戒网,2)拉到位后葫芦不去掉,下口绞车司机将绞车制动闸带紧,绞车大绳与切眼绞车连接牢固后,再去掉生根葫芦。3)使用下口绞车拉运切眼绞车时要实行封闭式管理,绳道内严禁有人,警戒位置为:(1)62104 切眼口向北 5 米处 (2)回头滑轮后方 5 米处。4)拉运时严格按照信号开车,信号为:1 停、2拉、3 松。5)拉运时要密切观察拉运情况,有问题要及时停车处理,快到位后要及时发停车信号。12、走钩前必须对拉运路段进行巡查,妨碍拉运的杂物及设备必须清理,确保底板平整、拉运道路畅通。13、第一班走钩必须有副队长以上干部现场跟班。14、固定滑轮时,滑轮要用不少于四分的钢丝绳头或锚链与专用吊挂锚杆相连,必须确保锚杆生根在稳定岩层中,深入岩层深度不低于 1.2 米,锚杆采用20*2200mm 等强锚杆,每孔使用 2 卷 Z2355 型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走钩期间要密切观察滑轮生根情况。15、绞车走钩前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绞车运行期间严禁任何人员进入绳道,确保绳道内无人后在上图所示位置“人、牌、网”警戒。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切眼对拉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79304.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