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M6与M7煤层层位控制及前探安全技术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M6 M7 煤层 层位 控制 安全技术 措施
- 资源简介:
-
《煤矿M6与M7煤层层位控制及前探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贵州省纳雍县XX煤矿在1603运输巷和回风巷掘进期间,为了准确控制巷道层位,采取的前探地质钻孔技术措施。该文详细描述了M6与M7煤层的赋存情况和特征,包括煤层的厚度、间距、倾角及顶底板岩性。文中指出,M6煤层位于上煤组中部,平均厚度为1.85米,顶底板均为泥岩,属较稳定的薄中厚全区可采煤层;M7煤层位于上煤组中下部,平均厚度为1.56米,顶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细砂岩,同样属于较稳定的薄中厚全区可采煤层。文章还介绍了“预测预报,先探后掘”的施工方案,通过布置前探地质钻孔,探明M6煤层底板距M7煤层的距离以及巷道掘进前方是否存在断层和地质构造带,确保巷道施工的安全。
《煤矿M6与M7煤层层位控制及前探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贵州省纳雍县XX煤矿及其类似地质条件的煤矿企业。该技术措施特别适合于需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巷道掘进的煤矿,尤其是那些存在多煤层、断层和地质构造带的矿区。通过对煤层的精确控制和前探钻孔的合理布置,可以有效预防巷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煤矿生产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