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面配电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面 配电 施工 安全技术 措施
- 资源简介:
-
《工作面配电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121106工作面在东三轨道大巷和胶带顺槽提料斜巷下部车场两处进行供电设备平台及沿途电缆吊挂眼和起吊锚杆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规范。该文件强调了施工平台的尺寸、位置以及地坪材料配比等细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机电部门的要求。例如,施工平台长度为40米,宽度不少于1.5米,厚度不低于200毫米,并且详细规定了不同区域的地坪铺设标准,包括水泥与混合料的比例和水灰比范围。此外,对于起吊锚杆和电缆钩吊挂眼的安装,文件明确了使用的锚杆规格、树脂锚固剂数量及其抗拔力要求,所有锚杆需经过抗拔力实验才能投入使用。文中还特别提到保护巷道内设施的重要性,如水沟的修复和铺设盖板,以及对受损部分进行重新挖掘或修补。针对登高作业超过1.5米的情况,要求搭建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工作面配电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了详细的顶板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进入巷道前必须敲帮问顶、设置专人巡查顶板状况、制定找顶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等。同时,针对打平台施工,提出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卸料时要楔稳料车、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下方行人安全;拌料人员需戴防尘口罩并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占道施工时安设阻车器以保障运输车辆通行顺畅。最后,对于工具使用,特别是风镐的操作,也给出了具体的安全指导,强调正确安装风镐钎和合理施加压力。
《工作面配电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的工作面配电点建设及相关维护工作。此文件主要面向参与121106工作面供电系统建设的专业施工队伍,尤其是那些负责在东三轨道大巷和胶带顺槽提料斜巷下部车场执行供电设备平台搭建任务的工作人员。它不仅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了详尽的技术参数和施工步骤,也为管理层在规划和监督此类工程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明确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因此,本文件对从事类似项目的矿业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