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分厂“3·15”第一循环水35kV变电所1#电源进线电缆击穿事故.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分厂 15 第一 循环 35 kV 变电所 电源 电缆 击穿 事故
- 资源简介:
-
《环境分厂“315”第一循环水35kV变电所1#电源进线电缆击穿事故》讲解了2014年3月15日发生的电力事故及其详细经过、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该事故发生在8:20,动力区运行人员发现NCS 35kV东区循环水线开关跳闸,保护装置报零序段动作,电流为3.31A。随后,电气分厂人员到达现场,检查发现第一循环水界区所有水泵电机停运,配电室失电,且有胶皮烧焦气味,最终确认B相电缆终端发生击穿,对避雷器金属支撑底座放电。进一步检查发现电缆头屏蔽层和半导体层边缘接口处绝缘损坏,冷缩终端体破损,主绝缘层有一个直径约5mm的击穿孔,铜芯有熔化小坑。事故电缆制作工艺不符合标准是根本原因,此外预防性试验未按最新标准进行也是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电气分厂立即组织抢修,并逐步恢复供电。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电缆头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导致长期带电运行下局部放电并击穿绝缘,间接原因是预防性试验方法不当未能检测出缺陷,以及化工区变电站单母线运行扩大了事故影响。
《环境分厂“315”第一循环水35kV变电所1#电源进线电缆击穿事故》适用于电力行业特别是涉及高压电缆及变电所运行维护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它为电力设备制造、安装、检修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案例参考,有助于提高相关人员对电缆安装工艺重要性的认识,强调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的重要性。同时,该文档也适用于电网调度管理人员,帮助他们理解在特殊时期如何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此外,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此案例可作为培训材料,用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