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温州 电化 厂液氯 钢瓶 爆炸
- 资源简介:
-
《浙江省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讲解了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的严重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该事故不仅导致一只容积为415升、充装量为0.5吨的液氯钢瓶发生猛烈爆炸,还引发附近其他液氯钢瓶的连锁反应,最终造成5只液氯钢瓶被击穿,13只钢瓶受损变形。爆炸产生高达40余米的冲天气浪,摧毁了414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并对周围办公楼及280余间民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事故中心留下了一个深1.82米、直径6米的大坑,最远的爆炸碎片飞出830余米。爆炸后共泄出102吨液氯,波及面积达735平方公里,毒害气体导致59人死亡,779人住院治疗,420余人到医院门诊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3万元。文章深入分析了事故原因,指出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是由于温州市药物化工厂生产管理混乱,设备简陋,在联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或防倒灌装置,导致氯化石蜡倒灌入钢瓶。同时,温州电化厂缺乏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未经严格培训和安全教育,未能在充装前检查清理钢瓶,致使液氯与氯化石蜡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骤增,最终引发爆炸。最后,文章提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包括企业领导应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安装防倒灌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浙江省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适用于化工行业,特别是涉及液氯生产和使用的工厂和企业。这些单位需要特别关注液氯钢瓶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规范,确保在液氯充装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逆止阀和缓冲罐等防倒灌装置,以避免物料倒灌引发危险。此外,相关企业的管理层和操作人员应接受严格的安全生产培训,了解并遵守液氯钢瓶的检查和清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通过学习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企业和员工可以更好地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