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消防队空气呼吸器气瓶爆炸事故.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队 空气 呼吸器 爆炸 事故
- 资源简介:
-
《某消防队空气呼吸器气瓶爆炸事故》讲解了1997年2月24日凌晨,某消防队车库内随车放置的一套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在静态放置20多天后发生爆炸的具体情况。气瓶瓶体爆炸成四块,碎片卷曲变形,其中重1.1kg的碎片将3mm厚的车板击穿,面积为50平方厘米;其他两块重约0.57kg的碎片飞出击中车内压缩机,另一片落在原位置。从爆炸裂口方位来看,爆炸冲击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将距爆裂口1m远的车壁板冲击变形,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报告详细分析了事故原因,指出爆炸气瓶于1996年1月25日制造,公称压力为30MPa,容积为4L,材料为40SiMnCrMoV。检查发现,瓶体内壁有大量的褐黄色腐蚀斑点和浅腐蚀坑,裂纹起始于这些腐蚀坑处,几乎穿透整个壁厚。此外,气瓶选用的材料不是专用材料,制造工艺不合理,导致材料强度过高且塑性不足,呈现脆性特征。根据GB 5099-94钢质无缝气瓶标准,气瓶材料抗拉强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而该气瓶材料的抗拉强度超出标准要求,增加了爆炸风险。基于此,报告提出了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强调气瓶制造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选用合格材料,并确保热处理工艺符合规定。
《某消防队空气呼吸器气瓶爆炸事故》适用于各类涉及高压气瓶使用和管理的行业,特别是消防、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高危行业。文档旨在提醒相关从业人员重视气瓶的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气瓶材料和制造工艺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从事气瓶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及使用的单位和个人,本文提供了详细的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同时,本文也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