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10.11”事故.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兰州市 红古区獐儿沟 煤矿 10 11 事故
- 资源简介:
-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1011”事故》讲解了2000年10月11日凌晨发生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的一起严重煤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该事故导致25名矿工遇难,占当日下井总人数的54.34%,损失惨重。事故发生于2000年10月10日夜间至次日凌晨,掘进二班夜班掘进组在放炮后进行瓦斯检测并通风,但在凌晨3时05分突发连续爆炸声和煤尘喷出,导致现场作业人员未能及时撤离,25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立即展开,但由于二氧化碳浓度极高(最大值达70以上),给抢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经过多方努力,在11月2日和11月7日分别找到部分遇难者,还有一名遇难者下落不明。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该矿井位于窑街煤田二氧化碳聚积区,存在煤与二氧化碳突出危险。开采深度增加使得掘进工作面与二氧化碳聚积点距离变近,导致煤与二氧化碳突然喷出。此外,对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机理认识不足、技术措施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如反向风门安装不当、局部通风机位置不合理等。事故处理结果显示,相关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1011”事故》适用于煤炭开采行业,尤其是位于高风险地质区域的煤矿企业。该案例为类似环境下的矿山提供了重要的警示作用,强调了深入理解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机理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对瓦斯地质资料的研究与掌握,完善相应的技术措施。同时,文件也提醒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确保防突反向风门、局部通风机等设施的正确安装与使用,入井人员应按规定携带自救器,并严格遵守防范措施,以预防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