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分厂“11·16”浓盐水蒸发装置Ⅰ效二次蒸汽雾沫夹带导致浊循环水污染事故.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分厂 11 16 盐水 蒸发 装置 二次 蒸汽 夹带 导致 循环 水污染 事故
- 资源简介:
-
《环境分厂“1116”浓盐水蒸发装置Ⅰ效二次蒸汽雾沫夹带导致浊循环水污染事故》讲解了2015年发生在多效蒸发装置上的一次严重故障及后续处理情况。事故开始于11月16日凌晨,操作人员通过DCS系统发现蒸发室内产生了显著的雾沫夹带现象,冷凝水桶液位非正常升高。发现问题后,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并上报,包括关闭不凝汽阀、减少蒸汽供给、添加消泡剂等。至凌晨约2点30分,雾沫夹带现象逐渐受控,而早晨时则发现有明显泡沫存在,在追加一次消泡剂投入后得到彻底缓解。然而到了次日上午,监测数据显示循环水质已经受到严重干扰。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总结为:一是现场三通阀门未能准确切换到位引发的操作问题;二是当值操作员经验不足导致应对延时;三是怀疑设备如脱氧器液位计存在故障但未拆检确认。最后报告中也指出了改进防范策略方向——增设到事故池的紧急排污管路与监测设备、强化日常监督频率与数据采集手段、推动设施优化升级项目实施进程等具体措施以避免同类风险再现。
《环境分厂“1116”浓盐水蒸发装置Ⅰ效二次蒸汽雾沫夹带导致浊循环水污染事故》适用于化工、制药以及涉及多效蒸发装置或其他类型热处理工艺的相关工业企业。该文针对因蒸汽携带物质造成的循环水污染这一特定类型的生产安全及质量失控问题,为这些行业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提供了一个详尽的事例学习材料。尤其对于那些正在运行类似设备或将计划引入此系统的单位,文中不仅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境、时间线和采取的各项即时应对步骤,还提供了深入的原因探究及其背后的技术背景。更关键的是文件中的预防性建议涵盖了硬件改造、操作流程改善和员工技能提升等多个层面,有助于各层次读者借鉴其教训并应用于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从而提高企业整体运营的安全水平并有效规避类似的环保或生产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