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空作业安全操规程1 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 作业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范围适用于 场站内 各种高空作业 过程3 风险辨识物体打击高空坠落4 防护用品安全帽 工作服安全鞋带5 操作流程5.1 .
-
热交换站安全操作规程热交换器运行前,应检查热交换器的所有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没有,应及时关闭。1水系统试运行1打开集水器,分水器上各支系统的阀门。2打开热交换站内循环水系统进出水总管旁通阀门,关闭.
-
微粉干燥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及开机前的准备 1穿戴好劳保用品,工作服,安全帽防尘罩手套等 2开机前对各设备配电,管线进行工作前检查有隐患及时排除及时处理掉 3开机前打开主机侧门用磁棒把主机内吸一遍,防.
-
煤气区域安全技术规程1必须严格遵守部颁 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规定的有关条例及本公司的安全规定。2凡进入煤气区域进行检修或参观者,必须与生产岗位负责人取得联系。3在煤气区域高空作业.
-
预处理岗位安全技术规程1.使用各种药剂前,必须熟悉和掌握该药剂的性质特性,安全和急救知识。2.严禁在工作场所吃东西,不允许用药剂容器盛装食物。3.稀释硫酸,只能将硫酸慢慢加入水中,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
热处理看火工安全规程1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对作业信息作业环境作业对象进行全面确认,发现隐患及时排除。2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禁止无牌操作。3设备运行时不允许检修调整。4班中巡检时,要两人以上并.
-
使用钠离子计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钠离子计之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2.开机前,需检查电源是否接妥,应保证仪器可靠接地,电极的联接必须可靠,防止腐蚀性气体侵袭;接通电源后应检查电源器有无电压输出。3.仪.
-
液化气炉安全使用规程1设置目的为了正确使用液化气炉,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安全质量标准。2适应用围本标准适用于某公司职工饭堂液化气炉的操作与使用。3安全质量标准3.1液化气炉四周不得堆放易燃易爆.
-
破碎岗位安全规程1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2上岗前必须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3设备启动前和运转中,运转部位不得有人或有障碍物。启动前必须进行现场检查,在确认安全后,鸣笛警示,机旁启动设备,启动时应离四.
-
食堂燃气安全操作规程1为加强对食堂燃气使用和燃气设备的管理,防止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根据现行法规,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2食堂要加强对燃气设施和燃气使用的管理,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并将责任制落实到人。.
-
干燥箱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通电前应仔细检查电源插销与地线是否接触良好。二通电时如指示灯不亮,可将自动调节器的旋钮转动,使电路畅通。三进行试验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并严禁随意打开干燥箱门。四烘箱内不准放.
-
砂氯离子滴定检测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 范围适用于砂氯离子滴定检测 过程3 风险辨识物体打击触电灼烫机械伤害4 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护手套劳保鞋眼镜5 操作.
-
倒残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准备1检查倒瓶嘴胶圈软管阀门静电导线及其连接是否良好无损。2开启压力表,检查是否正常。3开启残液阀及气相总阀。第二条操作1确认准备无误后,通知启动烃压缩机,当气相压差达 0.
-
气瓶装卸操作规程1装卸员应具有相应的装卸操作资格,在作业前必须了解瓶内气体的名称性质和安全搬运注意事项,并备齐相应的工具,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2气瓶的装卸作业,必须轻装轻卸,不准摔碰撞击重压倒置.
-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操作规程1.目的连同生物试验一起,证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否可用。2.适用范围适合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经解析后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3.检测依据 GBT 16886.7.
-
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1 检验:1.1 检查设备安全附件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管路是否漏气,只准用肥皂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1.2 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
-
管道安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用车辆运输管材管件,要绑扎牢固,人力搬运起落要一致,通过沟井,要搭好马道,不得负重跨越。用滚杠运输,要防止压脚,并不准用手直接调整滚杠。管子滚动前方,不得有人。2.用锯床锯.
-
化学品泄漏安全处理规程1.目的: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可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存放使用化学品区域的化学品泄露处理。.
-
民爆物品安全操作规程一雷管炸药都是容易发生爆炸的危险物品,要求在储存运输和使用时,小心谨慎,妥善保存,不准混拿混放,不准同其它铁器碰撞摩擦。二炸药雷管库房内,必须有 10 厘米的垫木,存放时要离开墙壁.
-
配罐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野蛮操作。2岗位人员要熟悉场内线路作业环境,并熟悉掌握岗位工艺流程。3严禁带酒上岗及班中喝酒,.
-
原矿平台指挥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时集中精力,注意观察,防止车辆装载设备以及落石对自己伤害。2指挥卸载和推排作业设备时,应根据车辆举升后的高度,必须与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在同一地段同时指挥进行卸.
-
民爆物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为加强民爆物品专用运输车辆及运输车辆的运行维修保养和停放等过程的安全管理,依据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JT6182004有关要求,制定本规程。一运输装卸民爆物品人员和车辆.
-
喷砂安全操作流程喷砂工艺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等高速喷射到需处理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面的外表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
-
釜罐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反应釜运行前:1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检查水电气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反应釜运行中:1加料前应先开反应釜的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
-
天然气阀井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对天然气阀井井下作业安全隐患及井上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的分析,总结出天然气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认真做到警钟长鸣,安全工作长抓不懈。近年来.
-
醇基燃料生物醇油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终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集团所属各单位使用贮存醇基燃料,加强对醇基燃料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醇.
-
酸煮工序操作规程1.酸计量槽打酸1带好护面罩,手套等保护用品2打开计量槽阀门,打开酸储罐外边底阀,找开降温水启动搪瓷泵3必须认真观察计量槽,计量试管,到了要求液位及时停泵4按开始的相反顺序进行关闭储罐.
-
烟气升温炉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2.熟悉本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交接班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4.工作中认真执行操作牌和检修牌制度。5.严格执行升温和烘炉煤气压力.
-
氨化造粒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厂规厂纪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规程。上岗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2.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碰伤.
-
气相色谱室安全规程1.开启色谱前要严格检查气路,避免氢气管线漏气,要使用捡漏设备定期检查氢气是否泄漏;实验室内应安装氢气感应器,保持氢气在较低浓度。2.在实验过程中,色谱进样口检测器和进样口检测器的盖.
-
煤气加压站操作规程操作操作规程1气柜操作1 气柜投入运行或停止生产时应置换柜内气体,换气方案由车间提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换气方案进行操作。2正常操作煤气柜进排气必须与调度联系好,开闭进,排气阀门。进.
-
化产车间维修钳工岗位操作规程1 上班前必须规范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班前班中喝酒岗位吸烟。2 必须熟悉备煤设备掌握工艺,经培训考核合格具有独立操作能力方可上岗。3 使用扁铲铲活时,严禁对人;使用的刮刀.
-
自动加油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一主要危险源1.滤油网油枪损坏。2.输油系统密封不严。3.电气系统失爆。4.使用烟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子产品。5.车辆未熄火进行加油。二适用范围第 1 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
-
集油器操作规程一将集油器排空减压,使其处于待工作状态。二开启集油器进油阀,由所需放油设备向集油器放油。三待放油设备放油完毕,关闭集油器进油阀,开启集油器减压阀。对集油器淋水,以促使混在油中氨的蒸发。四.
-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总则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
-
煤化工公司脱碳闪蒸气变压吸附操作规程1.装置概况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装置为 12000Nm3h 闪蒸气脱碳装置,回收湿法脱碳闪蒸气中的有效组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装置采用优良的吸附剂可靠的.
-
油罐车司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出车前:1召开班组安全早会,对当日工作进行安排并对具体工作进行风险分析,找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点,进行合理规避。2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3领取当日运油料计划。4检查出车要.
-
立式氟碳喷涂生产线设备操作规程1 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喷涂车间立式氟碳喷涂生产线设备 包括前处理喷涂的基本操作要求。1.2 本规程适应于本公司喷涂车间立式氟碳生产线铝合金型材板材铬化前处理及氟碳.
-
鼓风机岗位操作规程1岗位严禁烟火,动火必须合乎动火手续,现场有严密防火设施方可动火。2在风机房和煤气设施上检修时,严禁使用铁制工具,必须用铜制工具,3转动设备必须有良好的安全防护罩网,不能用湿布擦电器.
-
油脂润滑车安全操作规程一 总则第一条 各司机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参加劳动竞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交通规则,对技术精益求精,对设备精心爱护,合理使用确保行车安全,提高劳动效率。第二条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