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_1.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企业 隐患 排查 治理 制度 _1
- 资源简介:
-
《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讲解了非煤矿山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该制度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强调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他部门及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制度明确了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报告,且各级领导或部门接到报告后需立即组织核实并整改。此外,主要负责人应保证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并将此费用列入安全投入费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涉及各生产环节的隐患排查活动,科室每周、班组每天也需进行类似排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按照等级登记并建立信息档案,依据“五落实”要求实施监控治理。制度还提到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方职责,以及每季度和每年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相关部门。重大事故隐患还需及时向安监局报告。一般隐患由相关负责人立即整改,重大隐患则由主要负责人制定治理方案并备案销号。治理过程中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必要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有关设施。同时,企业应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预报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时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等措施。
《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公司、场及其下属的采区、分场、分厂等。无论是大型综合性非煤矿山企业还是小型独立矿山,都应当遵循该制度来确保日常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治理。它为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南,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