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顶山 十三 矿突水 特征 原因 分析
- 资源简介:
-
《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讲解了平顶山十三矿两次重大突水事件的具体特征及其水文地质背景。文章详细描述了矿井的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指出构造裂隙是导致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文中介绍了12010和11090两个采面的地质结构、煤层厚度、倾角以及支护方式,并详细记录了两次突水的时间、地点、突水量及其变化过程。12010采面的突水发生在1999年12月27日,最大突水量达到240立方米/小时,15天后稳定在150立方米/小时。11090采面的突水发生在2002年11月15日,最大突水量达到435立方米/小时,30天后稳定在168立方米/小时。两次突水事件均表现出突发性、矿压显现明显、水量大且稳定、水温高的特点。文章还分析了突水的原因,包括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断层的影响以及采面的地质结构。
《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适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地质工程师、矿山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机构。该文为理解矿井突水机制、评估突水危险性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