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经营 单位 安全生产 不良 记录 黑名单 制度
- 资源简介: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讲解了国务院安委会为有效惩戒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失信行为而制定的相关规定。该制度基于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于2015年7月29日由国务院安委会正式发布。文中详细列出了纳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管理的“黑名单”的几种情形,包括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年度内累计死亡人数达到一定标准;存在瞒报、谎报事故或故意破坏现场的行为;未按规定整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或严重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被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其他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于被列入“黑名单”的单位,将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如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定期约谈主要负责人、依法从重处罚新的违法行为等。此外,在评先表彰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向相关部门通报信息,限制其在项目核准、土地使用、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权利,并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适用于各类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那些可能涉及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或有职业病危害风险的企业。该制度不仅面向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高危行业,也适用于其他可能存在安全生产问题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通过将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能够促使各行业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这一制度也为各级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督工具,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