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有害 因素 分类 辨识 方法 内容
- 资源简介:
-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讲解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这些因素分为六大类,三十七小类。物理性因素涵盖设备缺陷、电危害等十五种;化学性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五种;生物性因素如致病微生物等五种;心理、生理性因素涉及健康与心理异常五种;行为性因素有操作和指挥错误四种;其他因素则指作业空间不足等问题。同时,依据GB 6441-1986标准,从起因物、诱导性原因等方面考虑,危险因素被细分为二十类,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文章还详细介绍了两种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包含对照经验和类比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则采用事件树、事故树等技术。此外,辨识内容覆盖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并特别指出对于重大危险源应按照GB 18218-2000进行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建筑业及其他涉及高风险作业的企业或机构。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已有设施,文中提供的分类体系和辨识方法都为安全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尤其在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生产运营各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危险因素辨识,能够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该文档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开展安全检查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