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播种草技术规范NYT1239-2006.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飞播种草技术规范NYT1239-2006 飞播 种草 技术规范 NYT1239 2006
- 资源简介:
-
《飞播种草技术规范NYT1239-2006》讲解了飞播种草技术的总体要求、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规范。该规范描述了飞播种草在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中的应用,详细规定了种子选择、处理方法、播种时间、播量计算以及播后管理等内容。对于种子的选择,强调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植被恢复目标来确定适宜的草种组合,确保草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潜力。在种子处理方面,介绍了多种预处理方式,如浸种催芽、药剂拌种等,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逆性。关于播种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建议,保证种子能在最佳时期萌发。播量计算部分则基于地形地貌、风力因素和预期覆盖度,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此外,播后管理涵盖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草苗健康生长。规范还明确了飞播种草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技术保障措施,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
《飞播种草技术规范NYT1239-2006》适用于从事生态环境建设、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参与相关项目实施的企业和个人。无论是草原退化区域的植被修复,还是山区、矿区等地的生态重建工作,都可以依据此规范开展飞播种草作业,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