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食性天敌繁育及释放技术规范DB11T1939-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捕食性天敌繁育及释放技术规范DB11T1939-2021 食性 天敌 繁育 释放 技术规范 DB11T1939 2021
- 资源简介:
-
《捕食性天敌繁育及释放技术规范》讲解了北京市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经人工繁育的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烟盲蝽等)的繁育、检验、贮藏和运输、释放的要求。该文件规定了场地选择应远离居民生活区、畜禽饲养区,宜建立在农田、果园、林地附近,并具有独立建筑或区域划分清晰的建筑群。车间设有准备车间、消毒车间、饲料动物生产车间、天敌生产车间、包装车间、贮藏车间、质量检测室等。对车间墙壁、地面清洁度、保温保湿通风防虫防鼠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消毒环节包括生产前车间、设备使用紫外灯、杀虫剂、杀菌剂消毒后密闭24-48小时,麦麸材料高温消毒,工作人员消毒操作服、戴口罩进入生产车间。繁育部分涵盖了饲料动物种群培养、纯化,捕食性天敌种源采集、纯化,饲料准备,根据天敌生物学特性调节生产车间环境,饲养容器内提供产卵介质等。包装方面,标签注明产品学名、虫态、规格、原产地等信息,确保包装材料适宜生存且防止逃逸。检验部分规定各批次抽取样本进行观察与统计,检测指标不达标即为不合格。贮藏和运输则要求特定温湿度条件下保存,避免天敌死亡或损伤。
《捕食性天敌繁育及释放技术规范》适用于北京市农业生产中涉及的人工繁育捕食性天敌的繁育、检验及释放工作。林业生产中涉及的相关天敌也可参照执行。此标准主要面向北京市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特别是那些致力于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害虫的单位。通过遵循这一规范,可以提高捕食性天敌的繁育质量和释放效果,进而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