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通则DB11T1589-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通则DB11T1589-2021 气象 灾害 风险 调查 技术规范 通则 DB11T1589 2021
- 资源简介:
-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通则》讲解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589-2021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该文件详细规定了气象灾害风险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方式、调查流程与内容、调查成果以及资料归档等环节,旨在为气象灾害的风险调查、评估和管理提供指导。文件中明确了气象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并提出了系统性、协调性和专业性的调查原则。具体而言,该规范指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应综合考虑气象致灾因子、历史灾情信息、环境因素、承灾体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合理划分调查对象并科学组织实施。此外,文件还强调了利用地理信息、遥感、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灾害风险要素调查的重要性。对于调查周期,建议每五年开展一次全面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在调查方式上,包括文献检索、成果调研、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四种主要方法。调查流程涵盖成立调查组、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撰写报告、总结及资料归档六个步骤。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调查工作的高效和准确。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通则》适用于各级气象部门及相关机构从事气象灾害风险调查的专业人员。它不仅为北京市范围内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提供了详细的标准化流程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地区借鉴参考。该规范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气象灾害风险信息的城市管理者、应急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科研单位。通过遵循这一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减少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