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1

类型预防天然气事故安全防护常识.docx

  • 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245410
  • 上传时间:2023-03-11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2.28KB
  • 安全生产月专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预防 天然气 事故 安全 防护 常识
    资源描述:
    预防天然气事故安全防护常识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或操作等原因,偶尔可引发安全事故,事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硫化氢(H2S)),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危及人身安全。发生了事故并不可怕,人们不要惊慌,只要了解了硫化氢的特性,正确掌握个人安全防护自救基本常识,就会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对人身的伤害。一、硫化氢的理化性状一、硫化氢的理化性状硫化氢(H2S)为无色有毒气体,比重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易挥发,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少量吸收硫化氢对人体没有大的危害,而过量吸收则会引起中毒、窒息甚至死亡。二、预防天然气事故常识二、预防天然气事故常识1、天然气事故的辨别。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将在井区连续拉响防空警报,第一次持续时间为 10 分钟,以后每间隔 1 分钟拉响 5 分钟,直至险情结束。在听到警报声后,人们就要明白天然气开采出现了事故,要立即准备撤离。2、在听到警报声后,首先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立即停止生产劳动等活动(夜间睡眠要立即起床),并不要改变室内电器开关状态,不要使用明火,要锁好房门,辨清方向,正确选择撤离路线。3、每人准备一条毛巾用饮用水打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远离井场的上风(逆风)方向和地面高处撤离,不要接触低凹处的水源。在未得到正式通知前,不要返回住处。三、撤离转移注意事项三、撤离转移注意事项在天然气开采地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有疏散人员集结地和安置地。当听到井场拉响防空警报或接到干部的通知后,要按照以下要求迅速、有序撤离和转移:1、迅速向当地政府确定的集结地点聚集,服从有关人员安排,统一撤离、转移和安置。不要惊慌,不要擅自离开集结地和安置地。2、在撤离时切记不要搬运笨重物品,更不要牵猪、牛等牲畜。3、从家中撤离时要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遮捂口鼻前行。4、如果是夜间撤离和转移,应使用手电筒等照明用具,千万不要用明火照明。5、青壮年人员要带领老弱病残人员和小孩一同有序撤离和转移。6、尽可能相互转告,相互帮助,共同撤离和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预防天然气事故安全防护常识.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245410.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