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容器 作业 安全措施
- 资源简介:
-
《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措施》讲解了在进入设备容器内进行各种作业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规定和措施。凡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的人员均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所需进入的设备容器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等均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绝措施,确保设备容器上与外界所有连接的管道与孔洞采用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断开的方式进行隔绝,并切断与外界连接的电源。为保持设备容器内空气流通,打开入孔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确保风源中氧气含量在18%至21%之间,不含任何有毒有害介质和粉尘。设备容器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需符合标准,可燃气体浓度需符合动火作业的标准,在作业人员进入前30分钟由安全分析人员对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并签字确认合格。作业所需的照明电压及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也有严格要求,如潮湿或金属内壁设备容器内作业时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配备漏电保护器。若需在大型球罐、气柜等容积大的设备容器内作业,应搭设脚手架或安全平台,设置进出安全梯和防落物伤害措施,同时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腰部以防意外。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设备容器内进行动火作业或高处作业时需办理相应安全许可证,且要遵守相关规定。当设备容器内存在缺氧环境或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隔离式正压防毒面具,对于不易清洗的残渣可能解析出可燃气体的情况,照明装置应采用防爆低压安全灯具,作业人员不得穿化纤织物以防静电火花引发着火爆炸。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或涂料时,除可靠通风外,还应加大气体分析频率,作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佩戴过滤式或隔离式防毒面具。雷电天气禁止在较高的铁质塔内作业,以防止雷击风险。
《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措施》适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等行业涉及设备容器内作业的企业和单位,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储罐、反应釜、塔器等密闭空间进行维修、检查、清理、安装等活动的工作人员。该文件不仅适用于一线作业人员,也适用于负责安全管理、监督和培训的相关管理人员,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设备容器内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