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方法 (2).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方法 2 特种设备 危险源 辨识 基本 方法
- 资源简介:
-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方法》讲解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起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以及管理缺陷。文中提到目前仅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较为明确,其他领域的辨识标准尚需完善。对于特种设备相关各类人员而言,应基于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并结合不同辨识条件(时态、状态等),采用适当的辨识方法来充分识别危险源。文章详细列出了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涵盖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等;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不足、电伤害等;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爆炸品、易燃液体等;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例如致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等;环境因素,涉及室内、室外以及其他作业环境不良情况;管理因素,像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制未落实等。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方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及检验检测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准确识别潜在危险源,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此外,该文档也适用于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帮助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提升监管水平。同时,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可以依据此文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从而有效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