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化品单位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及告知卡(23页).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化品 单位 重大 隐患 判定 标准 告知 23
- 资源简介:
-
《危化品单位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及告知卡》讲解了三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硝酸、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特性与安全处理措施。对于硝酸(HNO3),其UN编号为2031,CN编号81002,该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和强刺激性,能与水混溶,相对密度为1.50g/ml。硝酸与易燃物或有机物接触可能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燃烧,与碱金属反应也十分剧烈,并对生物体造成严重伤害如黏膜刺激、牙齿酸蚀症等。在储存时需保持阴凉干燥通风环境,避免与易燃物混放,搬运时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运输过程须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在人口密集区停留。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应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护装备进行堵漏处理,用大量水冲洗并妥善处置污染物品。
对于硫酸(H2SO4),UN编号1830,CN编号81007,同样具备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沸点达330℃,相对密度为1.83 g/ml。硫酸遇水会大量放热导致沸溅,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对人体皮肤、眼睛等部位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硫酸的储存要求同硝酸相似,且遇到泄漏时应用沙土或苏打灰混合收集后按规范处理,使用雾状水或泡沫灭火剂扑救火灾。最后,关于氢氧化钠(NaOH),UN编号1823,CN编号82001,它是一种碱性腐蚀物,外观为白色不透明固体,熔点318.4℃,虽然本身不易燃烧但遇水会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反应也会释放热量。氢氧化钠对眼鼻喉及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误服会造成消化道灼伤。储存时要防潮防水,雨天不宜运输,泄漏时同样需要隔离污染区,由专业人员穿着防护服进行清理,用水冲洗后调节至中性再排放废水系统。
《危化品单位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及告知卡》适用于化工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涉及上述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尤其对于从事化学实验、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而言,了解这些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潜在危害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件提供的信息有助于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正确识别风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实施适当的应急响应,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