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暴雨DB11T1589.1-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暴雨DB11T1589.1-2023 气象 灾害 风险 调查 技术规范 部分 暴雨 DB11T1589 2023
- 资源简介:
-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暴雨》讲解了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的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方法,内容涵盖了规范的基本要求、适用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本文件规定了关于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或等于50毫米的降水作为暴雨标准的定义,并阐述了此类灾害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规范,如数据来源的明确标识以及定期更新机制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该技术规范不仅对过去的DB11/T 1589.1进行了替代,在调查的内容上有较大的调整和完善。对于暴雨致灾因子(例如观测站点布局与监测频率等)的调查进行了更改;环境因素和承灾体这两方面也做了相应内容上的优化调整,使整个风险评估体系更完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增加了针对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开展实地走访调查的规定,在历史灾情、环境状况、承灾能力和应对措施上加入了更加详实的信息搜集渠道与方式,包括文献资料整理、已有成果分析、实地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处理等手段的应用,形成了多维度、多层面的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模式。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暴雨》适用于气象服务领域中的专业研究人员、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管理人员及从事相关研究或实施工作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北京市范围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暴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升公众防御意识的专业团队或者社会组织等。这些适用对象能够根据此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标准化调查流程及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风险因素考察,为后续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响应计划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