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8部分:文物建筑DB11T2103.8-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8部分:文物建筑DB11T2103.8-2024 社会 单位 重点 场所 消防安全 管理 规范 部分 文物 建筑 DB11T2103 2024
- 资源简介:
-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8部分:文物建筑》讲解了北京市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与职责、管理制度、日常管理、重点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与处置以及消防档案的建立。该文件明确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火灾风险分析、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及实施等内容。它强调了文物建筑产权或管理、使用单位在消防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并通过细化各项规定确保这些单位能够有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文物建筑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一旦发生火灾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该文件还特别指出要加强对文物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文件中还引用了多个国家和地方标准作为支撑,如GB/T 5907(所有部分)消防词汇、GB 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等,以确保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8部分:文物建筑》适用于文物建筑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它为这些单位提供了详细的消防安全管理指导,旨在帮助它们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来说,本文件不仅适用于北京地区内所有被公布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建筑及其近现代代表性建筑,还包括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重要纪念性或教育性建筑。无论是公共开放的旅游景点还是私人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都可以依据此文件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