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301-1996).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301-1996 防水 混凝土 施工工艺 标准 301 1996
- 资源简介:
-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讲解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地下室刚性防水做法的具体施工要求和规范,特别针对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技术。文件规定了施工前所需的材料、工具及其性能,强调必须使用合格的硅酸盐水泥(普通或矿渣)、中砂、卵石等,并明确规定这些原材料的各项参数(如含泥量和粒径)。文件指出水应是清洁的饮用水,且U.E.A膨胀剂的使用需依据行业标准严格控制掺量。主要机具涵盖从搅拌到运输的一系列设备,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作业条件也进行了说明,例如需要检查钢筋与模板工序质量、落实防水措施并处理地下降水情况。操作流程方面,描述了从准备到养护全过程中的细节:混凝土须按特定顺序加料并充分搅拌;运输期间保障混凝土流动性,浇筑阶段尽量连续作业,合理留置施工缝;振捣工作需适度确保结构致密,冬季施工还要注意保暖措施,保证入模温度不低于5℃;养护期内及时洒水苫盖,防止表面干裂,同时规定常温和低温下最低14天养护时长。最后,质量标准涵盖了材料检验、配合比调配以及试件留置规则等内容,以确保抗渗性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禁止渗漏缺陷存在。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从事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特别是那些参与地下建筑工程防水部分工作的专业群体。该文档为相关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旨在帮助工程师与建设者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刚性防水方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技术要求,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和防水效果,确保施工活动既经济又可靠。此外,对于监督机构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同样具备重要参考价值,能有效支撑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