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DB15T1623-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灵菇 栽培技术 规程 DB15T1623 2019
- 资源简介:
-
《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讲解了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的科学栽培方法,从品种选择、场地环境要求、设施设备配备到具体的栽培技术及采收操作流程均有详细说明。《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描述了包括范围定义、术语与定义等内容,并明确了该标准适用的技术场景和相关领域。文档列举了白灵菇栽培的具体步骤,例如选择具备抗病性和适应不同季节类型的菌种、选择适合的地势和通风良好的栽培环境,同时强调了栽培过程中必须避免污染源的要求。此外,该规程还详细阐述了用于白灵菇生产的各类设施及其功能需求,如摊晒场、培养室和灭菌设备等,并提供了多种可行的培养料配方。规程进一步指出了装袋、灭菌、冷却、接种以及菌种选择的关键要点。通过明确各个生产环节的具体参数,如培养基质配比、装袋操作规范和消毒时间控制等,为高效优质地实现白灵菇栽培奠定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具有遮阳设备的温室、塑料大棚和专用菇房内进行白灵菇栽培的企业和个人,同样也可以推广应用于紫孢侧耳、小白灵菇、凤尾菇、佛罗里达白灵菇等同类品种的栽培实践。这份文档面向农业生产领域的专业人员、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尤其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相似气候条件下从事白灵菇种植活动的相关群体,有助于规范种植流程并提升产品品质,满足现代标准化农业生产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