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1

类型牛结节性皮肤病监测技术规范DB15T4196-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4133
  • 上传时间:2025-10-19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189.5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结节 皮肤病 监测 技术规范 DB15T4196 2025
    资源简介:

    《牛结节性皮肤病监测技术规范DB15T4196-2025》讲解了针对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的紧急监测与日常监测的技术要求与实施流程。该文件明确指出,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皮肤出现特征性结节病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列为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亦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需依法加强防控。文件系统规定了在不同疫情形势下开展监测工作的分类与操作方式。其中,紧急监测适用于疑似暴发疫情的情况,涵盖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及流行病学关联区域内的养殖场、牧场、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等场所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包括皮肤结节、痂皮、淋巴结、肺组织及抗凝血等,并依据GB/T 39602标准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以实验室确诊为主要诊断手段。日常监测则为预防性措施,在每年5至10月重点防控期对种牛场、规模场、散养户、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实施有计划抽样,采样方式遵循NY/T 4139技术规范,主要采集血清和口鼻拭子样品,分别用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需使用经国家批准的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读;病原学检测同样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文件还明确了结果判定标准:对于未免疫牛只,血清学或病原学阳性即判为患病;对于已免疫牛只,则需结合免疫状态,若病原学检测阳性或在抗体消退后血清学转阳,方可认定为感染病例。整个规范强调科学采样、标准操作、精准判读与数据追溯,提升了基层动物疫病监测的规范化水平。

    《牛结节性皮肤病监测技术规范DB15T4196-2025》适用于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动物卫生监督单位以及从事牛只养殖、运输、交易和屠宰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该规范特别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规模化养牛场、种牛场、散养户、牲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加工企业等易发生和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重点场所,同时也为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及生物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通过实施本规范,能够有效提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断和快速响应能力,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对推动全区乃至北方草原牧区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牛结节性皮肤病监测技术规范DB15T4196-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