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DB15T2383-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原 生态 修复 监测 评价 指标 分类 DB15T2383 2021
- 资源简介:
-
《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讲解了草原生态修复过程中关键性指标的具体分类规则和相关编码规范。该标准文件详细规定了草原生态修复的监测评价指标分类原则,包括数据的系统化组织方式、信息采集和整理的标准以及代码表的实际运用等内容。通过阐述GB/T 7027的信息分类及编码方法的基本原则,本文档进一步细化至草原生态修复领域内的土壤、气象、草原基本信息等多种数据对象的层次分类,并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完整的代码结构作为实际操作参考。文档同时对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并详细描述了诸如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草原灾害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以便统一行业理解,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生态监测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适用于需要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涉及草原生态恢复研究、监测评价、管理监督等领域相关人员的活动指南。此外,从事草原生态治理、自然资源保护及其相关技术开发的机构亦可使用此文档作为基础标准以满足监测与评价活动需求。在地域方面,虽然该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并主要适用于该区域范围内的草原生态修复工程,但从内容和体系结构来看,该标准同样可作为类似区域开展同类生态修复项目的参考框架,为全国范围内的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工作提供指导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