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DB15T1906-2020.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型 草原 草草 割草 场刈割 技术规范 DB15T1906 2020
- 资源简介:
-
《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讲解了在典型草原区内羊草草原的刈割技术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法。该规范定义了羊草草原相关专业术语,并对草地的选择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草群高度应大于30 cm、地上生物量超过1100 kg/hm²的地段为适宜区域。同时,《规范》明确了刈割的技术细节,指出刈割应每两年进行一次,每年8月10日至20日间为推荐时间范围。对于留茬高度,标准建议地势平缓处控制在6至8厘米之间。此外,文档强调了晾晒步骤,需在牧草含水量降至14%到16%后再进行打捆,并且详细规定草条规格为宽度不超过180 cm、厚度不超出50 cm。在环境因素方面,《规范》还提及应在风速小于5.4 m/s(即风力小于3级)时执行刈割作业,而雨天应暂停此活动。
《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割草场管理领域。这涵盖了以羊草为主的草原区域,涉及生态学、草业科学、畜牧业等多个交叉学科人员或单位的应用场景。适合那些致力于保护与开发羊草资源,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管理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企业、科研机构及事业单位等群体。通过遵循此规范,各适用方可以在保障草场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提高牧草产量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