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肉牛生产技术规程DB1507T31-2020.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杂交 肉牛 生产技术 规程 DB1507T31 2020
- 资源简介:
-
《杂交肉牛生产技术规程》讲解了杂交肉牛生产的技术规范和具体方法,内容涵盖术语定义、改良方式、繁殖培育以及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该规程明确界定了犊牛、初乳、架子牛和杂交肉牛的定义,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饲养标准与流程。在杂交方式方面,规定可通过二元或三元杂交模式来选择优质种牛进行繁育,配种方式包括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两种形式。针对母牛繁育过程中的发情判断、配种操作及妊娠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强调通过外观观察、直肠检查以及现代化超声技术诊断确保母牛成功受孕并平稳度过孕期。此外,《规程》深入描述了犊牛出生后的全面护理措施,从清理体表、哺喂初乳到断奶和环境管控均有严格要求;并且详细列出了肉牛在不同阶段如青年牛、架子牛以及高端品种肉牛的育肥方式与日常管理要点。同时,《规程》对饲草饲料质量、饮用水安全、防疫制度等方面也提出明确规定,以保证杂交肉牛生产符合健康和环保需求。
《杂交肉牛生产技术规程》适用于呼伦贝尔市范围内开展杂交肉牛养殖的相关企业、合作社和个人养殖户。其主要面向畜牧业领域,特别是专注于提高肉牛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从业者。无论是在传统农户家庭式养殖还是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场内实施此规程,都能为保障肉牛健康生长、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希望通过优良杂交代替提升种群整体品质和技术水平的业内人士而言,这是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