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40700T27-2007.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慈姑 生产技术 规程 DB40700T27 2007
- 资源简介:
-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40700T27-2007》讲解了广东省江门地区慈姑栽培的一整套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该文档详细阐述了慈姑的生长环境条件、选址标准、种地准备方法以及选用的品种,涵盖白肉慈姑、沙姑、香慈姑等适合当地种植的主要类型。文件还规范了育苗的技术要点,包括最佳育苗适期为每年2月至8月,具体育苗密度、分株方法和管理手段,并强调种用球茎品质控制及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同时,《标准》规定了科学合理的定植时间窗口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其对应水田与池塘的不同定植密度和技术流程;系统性描述了田间管理和施肥方案的实施方式,包括灌溉制度按生长阶段分为前期浅灌、中期深水、后期浅水三层次调整原则,并根据有机无机配施原则设定合理用量和时间节点。此外,《规程》还列出了关键病虫害如黑粉病、蚜虫、斜纹夜蛾的具体防治准则,强调优先采用轮作策略和生态环境改善进行预防,农药使用则依据绿色食品相关标准执行。本文件内容覆盖范围完整,具有较强实用价值。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40700T27-2007》适用于江门市及其他具备相似自然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地区从事慈姑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及相关农户。也适合农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在制定区域化作物栽培指导、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研发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方面参考借鉴。特别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或希望达到绿色食品认证目标的经营主体,此标准提供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管理建议可帮助其建立系统化栽培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并提高种植效益。因此不仅适用于传统农事操作,还可作为推动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指导技术文件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