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消防救援站管理规范DB1304T511-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型消防救援站管理规范DB1304T511-2025 小型 消防 救援 管理 规范 DB1304T511 2025
- 资源简介:
-
《小型消防救援站管理规范》详细规定了小型消防救援站的术语定义、规划布局与选址、建设标准、装备配置以及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该标准指出,小型消防救援站应作为街道、社区专职消防救援队伍的执勤单位,以“灭小、灭早”为目标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该文件提出小型消防救援站应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统筹布点、统筹建设,其辖区面积不宜大于2平方千米,并确保在接到指令5分钟内可以到达辖区边缘,实现快速响应。建设方面,标准按照不同建筑规模将小型消防救援站分为三种类型,并明确了每类站点所需的建筑面积、设施配置与人员配备要求,确保消防站功能齐全、安全实用、保障有力。车库应设于便于迅速出动的一层位置,车辆出入方便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该规范还规定,消防救援站应配备统一的外观标识,名称格式应规范,人员组成应包括站长、副站长、驾驶员、战斗员及后勤保障岗位,必要时可进行岗位兼职。器材和装备配备按照附录要求明确,确保灭火救援能力达标。同时要求站区布局安全,远离公共场所和危险化学品区域,并优先利用现有建筑,提高建设效率。
《小型消防救援站管理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小型消防救援站管理单位,尤其是街道、社区层级的城市微型消防站点。该标准对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高层公共建筑等场所的小型消防站配建提出了具体要求,也适用于城市消防部门在小型消防站点规划选址、建筑标准、装备配置和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同时适用于消防设计、施工和运营的相关单位在实施消防救援站点建设时参照使用。对于提高火灾初期扑救能力、完善城市应急救援网络体系,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