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DB34T5194-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DB34T5194-2025 生态 清洁 小流域 建设 技术标准 DB34T5194 2025
- 资源简介:
-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讲解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技术路径,涵盖了建设类型、综合调查、建设布局、防治措施及后期管护等多个方面。文档明确了水源保护型、生态旅游型、和谐宜居型、休闲康养型和绿色产业型五种建设主导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具体的建设重点。例如水源保护型主要在江河源头地区开展林地封育、低效林改造和水土保持林建设,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而绿色产业型侧重在农业产业区域,通过生态措施提高产业收益并防控水土流失。该文档明确了建设应遵循的通用目标和任务要求,例如治理水土流失重点地块,提升小流域内林草覆盖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此外,该文档对综合措施提出明确指导,例如坡面水系建设、沟道治理、岸线绿化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确保实现水体洁净、岸绿景美、生态宜居的综合效益。同时,还引用了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保障了建设工作的合规性与科学性。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适用于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及相关生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人员,尤其对安徽省内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参考。水利、生态环保、城乡规划等行业可依据本标准指导生态小流域治理的具体实施;农业农村及文化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借鉴该标准中的生态旅游型与休闲康养型建设要点开展乡村振兴和旅游项目;地方政府和社区可利用标准中的建设布局指导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优化及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此外,环保组织及科研院所也可将该文件用作生态保护项目评估及科研参考。标准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运营维护单位及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具有指导意义,是保障小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