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1

类型节后危险源辨识企业复工专题培训ppt解说词.docx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3497
  • 上传时间:2025-10-08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6.6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节后 危险源 辨识 企业 复工 专题 培训
    资源简介:

    《节后危险源辨识企业复工专题培训》解说词 各位工友,大家好!节后复工是咱们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节点,今天这堂培训课,咱们就围绕 “节后危险源辨识” 和 “企业复工隐患排查” 展开,把复工安全的知识点讲透、讲实,确保大家既能听懂又能用上,先看咱们今天的课程主题页。 

    培训课件下载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16908.html

    咱们先琢磨个问题:为啥会发生事故?是真的躲不开,还是管理没跟上?是设备本身不安全,还是咱们操作方法不对?甚至有人会说 “运气不好”,但大家记住,所有事故的背后,都藏着没被发现的隐患!右边这 “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受伤害,就是咱们防范事故的核心准则,从今天起,咱们得把这十二字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 接下来给大家讲个重要的理论 ——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海因里希统计了 55 万起机械事故得出来的结论。大家看这组数据:1 起死亡重伤事故,背后跟着 30 起轻伤、300 起未遂事件,还有 30000 个事故隐患!这就意味着,要想杜绝 1 起严重事故,咱们得先把那 30000 个小隐患全揪出来!千万别觉得小隐患无所谓,很多大事故都是从小问题攒出来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清醒认识。 大家看这张图,从最开始的 “险情”,到 “一点小伤”,再到 “重伤或大事件”,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不是突然就来的。西方有句民谚特别形象:丢个铁钉坏了马蹄,坏了马蹄折了战马,最后竟让一个帝国灭亡!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因为一块塑料泡沫脱落撞了机翼,最后酿成惨剧。这都告诉咱们:小事件、小细节,完全可能改变安全大局,节后复工咱们千万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苗头。 讲完事故的规律,咱们得先把两个核心概念搞清楚:事故隐患和危险源。先看事故隐患,它指的是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还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比如人走路不稳、路面滑,这是看得见的隐患;检查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这是看不见但更危险的隐患。再看危险源,它是可能导致伤害、财产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比如储存的汽油是能量载体,这是根源;如果汽油桶没盖紧,这就是约束措施有缺陷的状态,咱们得能分清这两者的区别。 知道了隐患和危险源的定义,咱们再看它们的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但能相互转化。大家看左边,危险源如果能受控,那就是安全的;可一旦辨识不到位、失控了,就会变成事故。右边的事故隐患也一样,排查治理到位就是安全,要是不管不顾、失控了,同样会引发事故。所以节后复工,咱们既要辨识危险源,也要排查隐患,两个都不能漏。 接下来咱们聊聊事故隐患的特性,知道这些特性,咱们排查起来才更有方向。首先是隐蔽性,隐患就像 “隐形杀手”,有时候看着没事,其实风险已经在那儿了;然后是危险性,“蝼蚁之穴能溃堤”,小隐患不处理,早晚会酿成大祸;还有突发性、因果性,隐患是事故的 “前兆”,有隐患在,事故只是时间问题;另外,隐患还会重复出现、有意外性,甚至会连环隐藏,这些特性都提醒咱们,排查隐患得细致、得持续。 大家看这张图,从 “安全” 到 “事故隐患”“事件”“未遂事故”,再到 “事故”,是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而阻止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治理事故隐患,把风险控制在咱们能接受的范围里。就像图里提示的 “平台下方禁止站人和通行”“当心坠落”,这些警示就是在提醒咱们,要主动识别身边的隐患,别等出事了才后悔,节后复工第一步,就是把这些风险点先盯紧。 给大家看组关键数据:现在绝大多数事故都是责任事故,不是什么不可抗拒的天灾,也不是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中 90% 以上的事故发生在基层班组,90% 以上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隐患没及时处理。再看这个表格,和不安全行为有关的因素占了 96%,比如人员位置不对、工具设备用得不当、没戴防护用品等等,只有 4% 是其他因素。这就说明,只要咱们能纠正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隐患,大部分事故都能避免! 讲完事故的原因,咱们得树立正确的隐患排查治理思想。孔子说过,学习有三种方法:最高明的是 “沉思”,也就是从别人的经验里学;最容易的是 “模仿”,跟着规范做;最痛苦的是 “经历”,自己吃了亏才明白。安全管理也是一样,荀子说 “防为上,救次之,戒次之”,意思就是预防比事后补救、事后追责重要得多。咱们节后复工,就得把 “预防” 放在第一位,主动找隐患,别等出事了再补救。 好了,关于事故隐患的基本概念和治理思想,咱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事故隐患的分类及表现形式。这部分内容很关键,咱们得知道隐患有哪些类型、具体长什么样,这样排查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不遗漏关键风险点。 咱们先讲事故隐患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按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分,能分成 20 类,这是按国家标准来的;第二种是按造成事故的原因分,分成三大类,这个咱们后面会详细讲;第三种是按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分成一般和重大两类。不同的分类方法,是为了让咱们从不同角度识别隐患,节后复工排查的时候,大家可以试着用这几种分类法梳理身边的风险。 第一种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把隐患分成 20 类,咱们先看前 10 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比如工地里东西掉下来砸到人,这是物体打击隐患;车间里机器没防护,这是机械伤害隐患。节后复工,大家对照自己的岗位,想想有没有这些类型的隐患,比如电工师傅要重点关注触电隐患,高空作业的要盯紧高处坠落隐患。 接着看剩下的 10 类: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这些隐患在特定行业更常见,比如矿山要防冒顶片帮、透水,化工企业要防爆炸、中毒窒息。就算咱们不是这些行业,也要了解,比如食堂的煤气罐,就有容器爆炸的隐患,节后复工检查的时候,这些都得纳入重点。 第二种分类,按造成事故的原因分,分成三大类: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这是最核心的分类方法,咱们后面会逐类展开讲。简单说,人操作错了、违章了,这是人的问题;设备坏了、防护没了,这是物的问题;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这是管理的问题。节后复工排查,咱们就从这三个角度入手,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种分类,按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分成一般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隐患就是危害小、好整改的,比如地上有个绊脚的东西,捡起来就行;重大隐患就是危害大、整改难的,可能得停产停业才能解决,比如车间的消防通道全堵死了,或者特种设备没年检还在运行。节后复工,发现一般隐患要马上改,发现重大隐患,必须停下来,整改完了才能开工,这一点不能含糊。 好了,关于事故隐患的分类方法,咱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事故隐患的常见表现形式,先从 “人的不安全行为” 开始讲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成 13 类共 51 种,每一种都对应着具体的风险,咱们一个个来看,大家也对照自己的操作,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第一类是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具体有 16 种情况,比如没许可就开机器、关机器时不发信号、忘记关设备、酒后作业、用手伸进冲压模里等等。大家别觉得这些事小,比如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铁屑飞起来可能扎伤眼睛;“工件没紧固好”,加工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节后危险源辨识企业复工专题培训ppt解说词.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