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液化石油气DB51T329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液化石油气DB51T3290-2025 工业产品 质量 风险 技术规范 液化 石油气 DB51T3290 2025
- 资源简介:
-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液化石油气》讲解了针对四川省内作为燃料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运、充装、配送和使用全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防控技术要求。该标准明确了基本要求,包括液化石油气质量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1174的规定,并遵循风险评估导则与风险管理指南的相关原则。重点强调对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丙酮等不得人为添加的非烃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严格监控,列明其风险参考值及检测方法。标准还规定了采样应遵循SH/T 0233标准,并推荐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成分分析。在防控环节中,分别从生产、储运、充装、配送与使用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充装单位配备气相色谱仪等监测设备,强化对罐车装卸、储罐检查和气瓶管理的全过程监管。特别提出钢瓶须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首次使用前抽真空处理,禁止对非自有产权气瓶超量充装,推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追溯技术实现气瓶全生命周期可管理。配送过程中严禁倒气、掺假和随意倾倒残液,发生泄漏需按应急预案处置。使用环节需符合建筑防火、燃气工程相关规范,必须使用正规来源合格气瓶与用气设备。企业应建立风险防控制度,定期依据附录提供的评价表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持续改进。本规范构建了以技术手段为支撑、制度管理为基础、多部门协作参与的风险防控体系,为提升液化石油气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液化石油气》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从事液化石油气生产、储存、运输、充装、配送及终端使用的各类企业和单位。具体涵盖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储备库、能源供应企业、危化品运输公司以及城镇燃气服务企业。同时适用于餐饮、工业加热、居民生活等领域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商业用户及相关管理单位。对于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政府监管部门而言,该文件可作为执法检查与安全监督的技术依据。此外,检验检测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也可参照本标准开展风险监测、产品检测和合规评估工作。本标准不仅服务于经营主体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也为政府部门实施精准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和评价工具,有助于全面提升液化石油气全链条质量管理与风险防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