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2部分:游乐园(场)DB11T2103.1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2部分:游乐园场DB11T2103.12-2025 社会 单位 重点 场所 消防安全 管理 规范 12 部分 游乐园 DB11T2103 2025
- 资源简介:
-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2部分:游乐园(场)》讲解了针对游乐园(场)这一人员密集、功能复杂的特殊公共场所所制定的系统化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该文件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游乐园实际运营特点,明确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制度建设与操作规程、日常与重点环节管控、宣传教育培训、微型消防站建设、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编制与火灾处置流程,以及消防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文件强调游乐园应按照《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相关标准开展工作,鼓励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管理,并对多产权建筑、特殊消防设计区域提出具体协调与落实要求。建筑消防设施需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定期维保,消防安全标识应规范设置。文件特别规定了消防控制室可与安防监控中心合用,支持运用智慧消防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在组织层面,明确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及微型消防站等构成管理组织体系,并细化各方职责。各单位之间须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明晰。日常管理涵盖动火作业、临时用电、大型活动、游乐设备、餐饮区域、仓储物流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多个高风险点。重点管理聚焦易燃材料使用、电气线路安全、消防车道畅通及可燃物清理。单位须定期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建立微型消防站并依标运行。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应参照国家标准编制,定期演练并评估改进。消防档案应全面记录各项管理行为与设施状态,实现可追溯、可核查。整体标准突出了预防为主、责任到人、技术赋能和应急准备并重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2部分:游乐园(场)》适用于各类依法设立并运营的游乐园(场)及其管理单位,包括独立经营或隶属于文旅集团、主题公园运营商等从事娱乐服务的企业主体。该标准适用于包含机械游乐设施、室内游乐区、演艺场馆、商业餐饮、游客集散空间等复合功能的综合性游乐场所。涉及多产权、多运营管理主体的园区也应依据此规范建立统一协调的消防安全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安全评估单位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开展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培训指导等工作时亦可参考本文件作为技术依据。同时,该标准对规划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及设备供应商在项目前期阶段的安全配置与交付标准亦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全链条协同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游乐园场景下的火灾防控能力与应急响应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