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61T2012-2025.pdf  
                                  
                            《沥青路面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61T2012-2025》讲解了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系统性应用要求,涵盖了适用条件、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核心环节。《沥青路面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61T2012-2025》描述了该技术的定义——即在原路面上预撒新集料,利用单一设备完成加热、翻松、添加新沥青与再生剂、拌和及摊铺的全流程,并实现一次性成型的高效再生方式。规范明确了其适用于一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养护项目,并设定了具体的适用门槛,包括路面结构强度指数不低于80、原路面沥青层厚度需满足“再生深度+30mm”、针入度不小于20(0.1mm)、RAP中沥青含量不低于3.8%等关键技术指标。对于存在表层处治如稀浆封层或微表处的路面,在合成级配和油石比可调整达标的前提下也可实施该工艺。在材料方面,《沥青路面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61T2012-2025》规定了RAP、再生剂、道路石油沥青及集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强调再生剂的选择需依据RAP老化程度、掺配比例和再生沥青耐久性进行科学选型与剂量确定。配合比设计遵循附录A提供的方法,要求新旧材料合成级配满足JTG F40标准。施工环节详细规定了气温不得低于10℃、施工前清理障碍物、加热温度控制范围(普通沥青不超过185℃,改性沥青不超过200℃)、设备配置要求以及试验段铺筑的必要程序。此外,《沥青路面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61T2012-2025》还提出了从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到压实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结果可检验、可评定,符合JTG 5220等验收标准。
《沥青路面一体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DB61T2012-2025》适用于从事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管理与监理的技术人员,尤其面向陕西省辖区内一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单位。该规范适合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单位、交通科研院所、市政道路养护部门以及从事绿色养护技术推广的企业参考使用,特别适用于希望采用节能环保型就地热再生技术替代传统铣刨重铺工艺的道路维修改造项目。施工单位可依据本文件指导现场作业流程,科学设定加热参数、材料配比和碾压方案;设计与检测机构可用于评估旧路适用性及再生效果;监理和质量监督部门可据此开展全过程质量管控与验收评定。同时,由于其内容聚焦于集成式热再生设备的一体化施工工艺,也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对专用施工装备的功能优化和技术改进。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6877.html
关键词语:沥青路面 一体化 就地 再生 施工 技术规范 DB61T2012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落叶松对落叶松新壳梭孢抗性室内检测技术规程TCSF 0123-2025.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