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DB21T4198-2025.pdf
《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DB21T4198-2025》讲解了针对辽宁省区域内刺龙牙(Aralia elata)根腐病的科学诊断与系统防治技术体系,涵盖了术语定义、病害识别、病原鉴定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等内容。《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DB21T4198-2025》描述了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引起的刺龙牙根腐病的发生特征与危害表现,并提出了基于田间症状的初步诊断方法和实验室条件下的病原学验证流程。该规程明确了病原菌分离纯化操作步骤,规定了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PDA、CLA等培养基进行病原培养的技术路径,并通过显微观察对孢子形态、菌落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同时,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致病性进行了系统验证,确保所分离病菌确为致病菌种。在鉴定方面,除了传统形态学鉴定外,还引入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设定明确的电泳检测标准(340 bp和482 bp条带),通过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实现病原精准鉴定。规程进一步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细化了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选地整地、土壤消毒、选用无病繁殖材料、科学施肥和园区卫生管理等物理手段;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处理,以增强生物抑菌效果;在必要时允许合理使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低毒高效农药进行化学防控,但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药剂的使用,并要求执行GB/T 8321.10和NY/T 1276等安全用药规范。
《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DB21T4198-2025》适用于从事刺龙牙种植与经营管理的农业技术人员、林业生产单位、经济林培育机构及相关科研院所工作人员。该规程特别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开展刺龙牙人工栽培的农户、专业合作社及中药材或山野菜生产基地,在根腐病的早期诊断、病原确认和绿色防控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也适用于植物保护、病害检测机构在开展相关检验检疫工作时作为技术参考依据,还可供农业推广部门、职业培训机构在制定培训课程和技术服务方案时使用。对于从事五加科植物病害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生态农业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而言,本文件提供了标准化、可操作的技术支持框架,有助于提升区域特色经济林木健康管理水平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7278.html
关键词语:牙根 诊断 防治 技术规程 DB21T4198 2025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社会应急响应信息系统 数据接口DB21T4200-2025.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