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隐患报告登记制度.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故隐患 报告 登记 制度
- 资源简介:
-
《事故隐患报告登记制度》讲解了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该制度首先强调定期邀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公司内的风险岗位进行安全评价,识别重大危险源。基于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涵盖岗位安全职责、重点控制细则、安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考核、日常管理、交接班、检查、信息反馈、危险作业审批、应急措施及考核奖惩等方面。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具体职责,定期进行危险源检查,并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处理。强化危险源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操作规范。聘请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作为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加强危险源的消防管理,制定并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对查出的隐患逐项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按“四定”和“三不推”原则落实整改任务。对于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意见和期限。对暂时无法整改的重大隐患,采取应急防范措施,纳入计划限期解决。
《事故隐患报告登记制度》适用于各类存在危险源的企业,特别是化工、冶金、建筑施工、矿山开采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和复杂工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实施该制度,企业可以系统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