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工 安全技术 规程
- 资源简介:
-
《焊工安全技术规程》讲解了焊工在作业前必须检查所用设备工具及工作环境,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工作。规程指出,电焊机需放置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场地需采取防雨、雪措施,一次线由电工接好,二次线自行接好。进入锅炉、坑道、深沟、暗井工作时,必须打开全部通风,用明火试验防止中毒,并设置监护人。在潮湿处焊接时,操作者必须绝缘良好,雨天禁止露天焊接。严禁焊切可能爆炸的油箱和有压力的容器,必须焊切时需用碱水、氨水、蒸汽清洗干净,并留有排气孔。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注意下方安全,禁止在大风天进行高空焊接。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焊接时,必须办理动火证明并采取有效防火防爆措施。使用和储存乙炔、氧气瓶时,禁止敲打、碰撞,严禁抛、滑、滚,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要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不少于十米。氧气、乙炔瓶要保持 5 米以上距离,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 40℃以下温水解冻。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和橡胶等绝缘体上,使用、储存乙炔时要固定好,严禁卧放。使用、开启乙炔、氧气瓶阀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阀口的侧方向,动作要轻缓。严禁氧气瓶、乙炔瓶同间储存,不能同易燃易爆品同间储存,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十五米,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焊工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及相关技术人员,特别适用于制造业、建筑业、化工行业等需要频繁进行焊接作业的行业。该规程为焊工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确保他们在各种工作环境中能够遵守安全规范,预防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