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胶带上山及轨道上山安全技术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带 上山 轨道 安全技术 措施
- 资源简介:
-
《煤胶带上山及轨道上山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在 11-2 煤首采面轨道顺槽外段施工过程中,如何安全穿过胶带上山及轨道上山巷道顶板的技术措施。文中详细描述了施工前的测量定位、施工过程中的托棚支护、脚手架的搭建、短掘短进的施工方法以及放炮时的安全警戒措施。具体包括:当施工至胶带上山和轨道上山 10米时,由测量部门给出通过点的具体位置;当施工至 5米时,停止施工并进行托棚支护,必要时架设 U 型棚加固;托棚采用一梁三柱的方法,直径 220毫米,梁长 3.2米,托棚柱高根据现场确定,托棚必须与巷道顶、底接实,棚腿要有 200毫米的柱窝,并穿木鞋或石鞋;打托棚时棚梁用双股 8号铁丝固定在顶板上,若顶板无处生根则打锚杆辅助固定;脚手架的支撑腿柱窝深度不低于 300毫米,支设有力、稳固,上面铺设 50毫米厚的大板,脚手架宽不小于 800毫米,各联结点用 8号双股铁丝牢固绑扎;施工至前后 5米时,采用短掘短进的方法,每循环进尺不超过 1.2米,多找眼、少装药,每眼的装药量不得超过 0.3千克,底眼要提高 500毫米布置,以镐助掘,减少对巷道顶板的破坏;施工至 10米时,放炮时要对胶带上山和轨道上山进行警戒,警戒点距通过点不低于 100米,班队长亲自巡视各警戒点,确保警戒区域内无人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警戒人员只有在接到可以撤除警戒的命令后方可撤除警戒。
《煤胶带上山及轨道上山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井下轨道顺槽外段施工中涉及穿过胶带上山及轨道上山巷道顶板的作业。该文档特别针对煤矿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班队长及现场操作工人,提供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