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茶园健康土壤培育技术规范DJG330185T06-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茶园 健康 土壤 培育 技术规范 DJG330185T06 2024
- 资源简介:
-
《生态茶园健康土壤培育技术规范》讲解了生态茶园中健康土壤的定义、主要指标及其培育技术。文件首先对健康土壤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指出健康土壤应具备良好的物理性状、适宜的容重、优异的通气透水能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充足的有机质含量、良好的缓冲性能等特点。同时对茶园土壤的主要问题,如酸化、养分失衡等进行了界定和描述。该技术规范从物理、化学、生物学三个层面提出了健康土壤的关键指标,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其中,物理指标包括有效土层厚度、容重、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化学指标涵盖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生物学方面则主要测定了土壤酶活性、呼吸速率和微生物量碳。文件还针对茶园酸化和养分失衡等典型问题,提出了调酸扩容、绿肥套种、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有机培肥及绿色防控等多项具体培育措施,并规定了施肥的种类、用量及使用方法。此外,标准对土壤采样、实验室测定等也提供了附录方法,如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的具体流程。
《生态茶园健康土壤培育技术规范》适用于从事茶叶种植与土壤管理的农业技术人员、生态茶园经营者、肥料与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相关科研院所与推广机构,以及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监管人员。本标准对提升茶园土壤健康水平、规范茶园土壤管理技术、预防土壤退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尤其在杭州临安区推广生态种植、推进茶园标准化生产方面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