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源点 分析 方法 步骤
- 资源简介:
-
《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讲解了在进行危险源点分析时,需要先对设备及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具体任务和操作目的识别可能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文章强调了对分析范围加以限定的重要性,以便在合理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列出所有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点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危险源点分析的步骤,文中指出应基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而查清这些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随后识别危险因素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及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并据此划分危险等级,优先处理重点危险因素。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作业中危险源点预控的一般步骤,包括了解作业情况、回顾以往经验教训、召开会议分析预测、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向参与人员交底,以及工作结束后进行检查总结,确保遗漏的危险点能在未来工作中被发现并完善预控方案。最后,针对如何做好危险源点预控工作,《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提到通过编制“三卡”即标准化的危险性因素控制表,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危险性因素分析,结合典型作业和规程制度初步提出控制措施,并经过多级审查形成最终方案。此外,该文阐述了不同危害等级施工作业项目的“三卡”编制流程,从一般性到高危害等级项目均需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讨论和审批,以确保控制措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关于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指出应在开工前几天下发安全措施方案,班长应在班前会和班后会上分别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宣讲和总结,工作负责人需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三卡”的具体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各级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适用于各类涉及机械设备操作、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其他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它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无论是大型建筑工地还是小型工厂车间,都可以利用文中介绍的方法与步骤来进行危险源点的识别和预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尤其对于那些需要频繁开展危险作业的企业或单位来说,这篇文章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