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GBT41805-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GBT41805-2022 光学 元件 表面 定量 检测 方法 显微 散射 暗场 成像 GBT41805 2022
- 资源简介:
-
《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讲解了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在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中的应用,该标准规定了使用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技术进行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的方法和步骤。文档中详细描述了检测环境要求,包括实验室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它阐述了检测设备的选择与校准方法,对显微镜系统、光源及图像采集系统的具体参数和技术指标进行了说明。同时,对于样品准备也有明确指示,如清洗方式、固定方法等。文件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暗场成像技术捕捉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特征,并利用特定算法对疵病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疵病尺寸、形状、位置等信息的获取。并且制定了疵病等级划分规则,根据疵病对光学性能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此外,本标准还强调了数据记录与报告生成的重要性,要求准确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 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适用于光学元件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以及质检部门等单位。这些单位在生产或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光学元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特别是当涉及到高精度光学仪器时,表面疵病的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其性能。此标准为其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检测手段,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光学元件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可靠性。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发测试还是批量生产的质量检验,均可依据该标准执行相关工作,以确保光学元件达到预期的光学性能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