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规程DB11T961-201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花鹿 人工授精 技术规程 DB11T961 2013
- 资源简介:
-
《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规程》讲解了从设施要求到具体操作步骤的全面指导。该规程详细描述了进行梅花鹿人工授精所需的人工授精室布局,强调采精室应保持安静、通风和保温条件,并规定了精液检查室需洁净且温度不低于20℃。文件列举了输精枪、显微镜等必要器械及凡士林、75%乙醇等药品,并指出要依据NY/T 1234标准配制稀释液。在适繁母鹿选择方面,规程明确育成母鹿不宜进行人工授精,而经产母鹿则可以,但必须是当年正常产仔且无难产或死胎病史。对于母鹿发情鉴定,规程说明了梅花鹿母鹿通常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发情,高峰期为10月上旬至中旬。此外,还介绍了公鹿试情法与直肠触摸法两种鉴定方法,其中公鹿试情法涉及试情公鹿的选择、饲养管理以及试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直肠触摸法则通过触摸卵巢上的卵泡发育情况来判断发情周期。最后,关于采精、精液品质检查和冷冻保存,规程推荐使用电刺激法采集精液,同时对精液品质检查和冷冻保存的具体流程进行了阐述。
《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梅花鹿养殖及其繁殖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梅花鹿养殖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兽医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此规程不仅为上述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也确保了人工授精技术在提高梅花鹿繁殖效率方面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推动整个梅花鹿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