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技术规程DB13T5523-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技术规程DB13T5523-2022 转基因 杨树 造林 技术规程 DB13T5523 2022
- 资源简介:
-
《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技术规程》讲解了抗虫转基因杨树的造林和经营管理的具体规定。该规程涵盖了苗木选择、造林地条件、营造技术和抚育管护等方面的内容,并详细说明了造林档案的管理和要求。在苗木选择方面,文件规定选用经过生物安全评价并获得商品化安全证书和林木良种证书的抗虫转基因杨树品种,如世纪杨(抗虫杨12号),并要求苗木生长良好,根系完整,胸径达到2.0 cm以上,苗高3.5 m以上。对于外源基因检测,规程要求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对造林用苗木进行目的基因和选择标记基因等外源基因分子检测。关于造林地条件,规程推荐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且土壤厚度不低于60 cm、pH值在6到8之间、含盐量低于0.2%的地方。营造技术包括整地、基肥施用、栽植时间和密度、栽植方法等细节。例如,建议春季或秋末冬初为栽植时间,整地深度应在45至50 cm之间。抚育管护部分涉及松土除草、追肥、灌溉、修剪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强调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此外,针对病虫害防治,文件指出一般无需对靶标害虫进行防治,但需根据非靶标害虫及病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与经营管理的相关人员和机构,特别是河北省内的林业工作者、科研人员以及参与造林项目的单位。此规程为他们提供了从苗木选择到后期抚育管护等一系列标准化操作指南,确保造林活动符合科学和技术要求,提高造林成功率和林木质量。同时,也为林业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技术依据,便于监督和管理相关造林项目,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