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设计GB21734-2008.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应急 避难 场所 配套 设施 设计 GB21734 2008
- 资源简介:
-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设计GB21734-2008》讲解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科学依据和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避难场所应选择地质条件稳定、远离危险设施(如化工厂、加油站等)、交通便利且具备良好疏散条件的区域。对于场地内部布局,文件强调要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包括紧急救援区、医疗救护区、物资储备区、人员安置区等,并确保各区间联系便捷高效。关于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文档详述了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通信保障系统的具体设计原则,指出要建立可靠的供水源和污水排放渠道,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下的电力需求,同时保障无线通信网络覆盖整个避难场所,以便及时传递信息。此外,还特别关注环境卫生设施、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设立足够的厕所、垃圾处理站,配置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确保避难所内的安全与卫生状况。最后,文件对避难场所标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规范指引牌、指示标志的设计和安装,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避难地点并了解相关设施位置。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设计GB21734-2008》适用于城市规划部门、建筑设计单位以及参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机构和个人。此标准为上述对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有助于他们根据实际地理环境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选定避难场所的位置,并按照国家标准完善各类配套设施,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抗震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