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DB11T2142-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避难 场所 配套 设施 DB11T2142 2023
- 资源简介:
-
《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讲解了针对北京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选择和管理方面的全面规定,涵盖从选址安全到具体设施配置等多方面内容。该标准为2023年9月发布并自2024年1月起实施的地方性法规,主要规范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址要求和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指导,强调科学合理规划城市防灾体系建设。标准中明确界定了包括“应急设施”、“避难建筑”、“疏散通道”和“应急集散设施”在内的核心术语,并围绕紧急、短期和长期避难场所提出了相应选择策略和设施建设指南。尤其对场址安全性进行了详细要求,如避开地质灾害风险地区、远离危险物品存放点及其他安全隐患地点。此外,《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还就场地类型选取作出界定,允许利用空旷户外区域(公园、广场)与室内公共空间(学校、体育馆)作为避难点,确保避难场所抗震设防和其他设计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单位及个人,特别是政府部门中的应急管理局等相关机构以及从事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管理和应急管理研究的专业人士。同时,对于需要临时或长期使用这些场所进行避险或转移安置的社会公众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旨在通过严格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引提升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在北京出现紧急情况时市民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提供的详细规范和操作指南将有助于促进北京市内新建或改建的应急避难设施符合统一的技术要求,以实现快速响应灾害事件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