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DB12T1256-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固定 污染源 工况 用电 监控 技术规范 DB12T1256 2023
- 资源简介:
-
《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讲解了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文件明确指出,系统组成包括现场端、数据传输网络和监控系统三个部分,旨在对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的电流、电压、功率及电量进行全面监测与记录。现场端位于排污单位的污染源位置,包含监测终端和数据传输终端,通过串接型或互感器型的方式将数据采集后上传到监控中心;数据传输主要借助4G/5G通信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传送;监控系统则负责接收、分析及可视化处理这些数据,确保对生产过程及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此外,该文件还详细列出了现场端设备所需具备的功能参数标准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一般要求,同时附上了常用监测因子和编码、通信命令示例等内容。
《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适用于天津市内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者,在其安装和管理用于监控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系统的场景中。这不仅覆盖了工业企业如制造加工类的企业,还包括涉及能源消耗较大且有固定排放口的各类设施。标准为上述主体提供了一个清晰可循的技术框架,以保障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同时帮助政府监管部门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通过遵循这份地方标准,企业能够规范自身操作,合理安排生产,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