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1

类型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docx

  • 上传人:小****库
  • 文档编号:325904
  • 上传时间:2024-05-12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2.99KB
  • 安全生产月专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职业 中毒 综合防治 措施
    资源描述:
    职业中毒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的健康损害,这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痛苦,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工人在工作中尽量少受毒物的危害,本文将总结以下几种方式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职业中毒:一、组织管理措施: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十分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二、严格遵循“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毒物的存在,例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无害或低毒替代品来降低工作场所毒物浓度。2、二级预防涉及早期检测与监测,比如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及为员工提供体检以发现潜在的职业性疾患。3、三级预防则是在疾病发生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并减少残疾。三、严格进行环境、生物材料监测与健康检查: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实施就业前对工人要进行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工作后也要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情况并妥善处理。四、降低毒物浓度: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乃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对散落地面的毒物应及时消除。另外,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以便于控制,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1、改革工艺: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等等。如用真空灌装代替热灌法生产水银温度计;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干洗衣物;用静电喷漆代替人工喷漆等。2、通风排毒: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槽边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3、合理布局: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有毒的作业应与无毒的作业分开,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离设施及防范手段。4、安全管理: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五、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与个人卫生,对于预防职业中毒虽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在许多情况下能起到重要作用。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尚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如接触强碱强酸应有耐酸耐碱的工作服,对某些毒物作业要有防毒口罩与防毒面具等。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减少毒物作用机会,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六、增强体质: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组织青年进行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以及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等,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重要意义。要想有效地防控职业中毒的发生和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构建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工作体系。企业单位需负起社会责任,优化生产条件;而劳动者本身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自身健康的维护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的目标,让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尽展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25904.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