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13T1849-201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棉花 杂交 制种 技术规程 DB13T1849 2013
- 资源简介:
-
《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讲解了河北省冀中南地区棉花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中熟品种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标准。该规程首先定义了棉花三系,即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个重要概念,并对这三种系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文中详细阐述了在亲本生产和杂交种生产的每个步骤:从基地选择强调需具有优良隔离条件以及良好地理特征如肥沃无病害土壤、平坦的地势及便利灌溉排水系统;在种子来源上明确了原种需来自选育单位并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以及特定品种特征特性;田间管理遵循了省级标准DB13/T 223-1995和DB13/T 917-2007,在种植期间实施科学管理和防治徒长措施;对于不育系还特别指出要在初花期逐一检查以确保纯度,去除所有异常植株并严格遵守时间安排完成相应工作。同时规定在三系种子加工时要进行单一操作保证其品质达到国家标准;在杂交制种方面,不仅明确了适合用于此类型棉花制种的地块要求和所需空间隔离标准,还规范了工作人员配置与培训流程,并提供了必要的授粉工具说明,以提高制种效果和产品质量。规程中的这些详细指导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参考指南,使得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冀中南地区的棉花种植户及农业企业,尤其关注于那些从事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棉制种活动的群体。该文档提供的技术准则和方法论将有利于改善棉花的生殖性能和种子生产效率,促进这一区域内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这份技术规程同样有助于科研人员深入理解三系杂交原理和技术实践,为进一步提升棉花品质奠定理论基础。无论是农户还是专业人士,在参与棉花培育或改良过程中都能从中受益,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